首页

踩踏婉慈

时间:2025-05-26 02:48:52 作者: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浏览量:92162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中国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有压力,是寻常事。如此强调“顶住压力”,又不寻常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顶住了哪些压力?靠什么顶住了压力?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怎么继续顶住压力?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压力是测试题,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这4个月,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有目共睹。很多分析者曾认为,到3、4月份,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然而,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4月份同比增长5.6%,1—4月份同比增长2.4%。

  外贸稳住,殊为不易。靠什么?

  一靠多元化。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但对东盟、韩国、日本、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加快。这边不亮那边亮,一边不亮多边亮

  二靠及时应变。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看数据,增长在加快;看过程,应变是常态。供应链出现波动时,拼的是调整能力。历经几十年风雨,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老把式”

  三靠坚实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腾挪的空间大,抗压的韧性强。“压舱石”分量重,大风大浪里的船,才稳得住。

  中国经济的“外”与“内”,从来辩证统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外贸能顶住压力、稳住局面,不只是靠涉“外”的努力,更根本的,还是靠“内”功。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压力,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多方努力中,特别要说说“两重”与“两新”,一个分量重,一个新意足。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从去年春天起步。“两重”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去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两重”项目,今年刚4个多月,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

  钱投下去,项目建起来,“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作用已显现。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既体现国家意志,也增进民生福祉。干一件,成一件,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继续加力扩围,焕发了消费活力,也拉动了投资增长。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参与度很高。到“五一”长假结束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1.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

  “1.2亿人次”,对于扩内需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中国经济,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压力越大,弹起得越有力。今年以来,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普遍向好。这为继续顶住压力、始终在风浪中“办好自己的事”,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亿万人民创造,这是根本。

  前4个月“顶住了压力”,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困难与挑战,仍然摆在面前。复杂严峻的形势,还将长期存在。

  顶住压力,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

  顶住压力,没有一劳永逸的“一招鲜”,得守正创新,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

  顶住压力,不是被动死扛,而是主动向新向前。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州南沙沥心沙大桥事故首笔赔付完成

除了王毅,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底还爆料称,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也将访问华盛顿。值得一提的是,何立峰7月在北京会见来华访问的美财长耶伦时,首次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的身份亮相。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如果此行能够成行,何立峰将是拜登任美国总统以来,出访美国的最高级别中国官员,而这也将使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前景更加明朗。

时习之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作出重要部署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任务期间,将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神舟十八号乘组进行了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徐向前之子:父亲奔向黄埔的目的是中国富强独立

“各个地方都在打造消费品牌,改善消费条件,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的环境,经济也在持续回暖向好,居民收入在增加、就业在改善,有利于增强消费的能力,消费者信心也在不断回升。综合这些有利条件,我们未来的消费市场还是持续向好。”盛来运4月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

向企业抛出橄榄枝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企业在广东落地生根,才是关键。在珠海高新区一片两万平方米的无人机试飞专用区域,记者看到有不少企业来这里排队试飞,无人机往来穿梭,型号大小也各不相同。不少企业为了就近测试飞行,专门在珠海高新区安家落户。一家做无人机低空遥感网的企业不到2年时间里,已经在这里布局了40多个无人机智能机库。

政企合力重写“西邮记” 拼多多物流新规助推偏远地区全面包邮

第2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于本月2日至11日在韩国釜山举行,多部中国影片在电影节期间陆续展映。其间,中国著名导演谢飞于釜山接受记者采访,回顾自己与釜山电影节的“缘分”,分析当前影视创作趋势,呼吁未来中国电影要打破传统影院的局限,走向多渠道的融媒体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